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荒無人煙的沙漠里面,這種生鮮水果竟然頑強的生長著
發布日期:2021-08-26
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并不容易。在沙漠戈壁,貧瘠的養分和稀少的降水讓生存變得艱難。有些植物無法接受長期干旱,對眾多植物而言,這是一片“死亡之地”。然而,紅棗可以在這里繁衍生長,使這里成為紅棗的故鄉。適應性已經成為它的標簽。在營養上,鮮棗被稱為“活維生素C丸”。在鮮棗面前,我們印象中的柑橘、檸檬、獼猴桃維生素c含量都比較少。100克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為500毫克,而柑橘、檸檬和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22毫克、25毫克和200毫克。鮮棗含有機酸、胡蘿卜素、鐵、鈣、磷、硒等微量元素和環磷酸腺苷、葡萄糖苷等營養素,其中環磷酸腺苷具有防癌作用。從中醫角度看,紅棗能養血養顏、養肝解毒、止咳潤肺、安神助眠。
按理說,戈壁灘和沙漠應該是荒涼的代名詞。沒想到紅棗在這里生根,長出了最甜的果實。事實上,棗樹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,無論是在平原丘陵,還是在旱澇的土地上,都可以安心開花。農學家賈思勰在《齊民要術》中說:“旱澇之地,不任耕稼者,歷落種棗,則任矣。”如今,紅棗在中國被廣泛種植,尤其是新疆和陜北,它們的總產量占中國紅棗的60%。
新疆薩伊巴格村有一個很大的棗園,棗園里的工人做得很好。2018年初,他們引進了紅棗新品種“七月鮮”,產量有所提高。今年4月,老棗園的一批棗樹在9月份嫁接收獲。“七月鮮紅棗”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通過優良單株選育而成的品種。20世紀90年代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員王長柱偶然發現,一個戶家庭吃的棗口感很好。第二年,他選擇了這棵棗樹,帶著種子進行實驗。經過10年代試種,育成的新品種耐鹽堿、耐瘠薄,產量高且穩定,果實大而薄,口感脆甜,果肉細膩。由于果實在農歷七月成熟,王長柱將其命名為“七月鮮”。2013年,“七月鮮”通過國家林業局品種審定,研究成果《紅棗良種選育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》也獲得2012年陜西省科技一等獎。
共贏共生,是最好的關系。如今,新疆薩伊巴格鄉的棗園欣欣向榮。棗民為紅棗的生長開辟土地,提供水分和養分,清除害蟲,用自己的方式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。在棗農的幫助下,紅棗按照預定計劃完成了開花結果,給棗農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在這個棗園里,兩者合作發展和諧,共同創造了“雙贏”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