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番薯被檢出農殘超標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?
發布日期:2025-06-30
如果番薯(紅薯)被檢出農殘超標,可能是種植、采收、運輸、儲存等多個環節的不當操作導致:
一、農藥使用不規范
1. 違規使用高毒、高殘留農藥
部分農戶為追求殺蟲、除草效果,可能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農作物上使用的農藥,這類農藥毒性強且殘留期長,易導致農殘超標。
2. 超劑量、高頻次用藥
為快速控制病蟲害,農戶可能擅自增加農藥使用濃度或噴灑次數,導致農藥在番薯塊根中積累。
3. 用藥時機不當
未遵循農藥“安全間隔期”(最后一次施藥至采收的時間)規定。如采收前7天內使用需14天安全間隔期的農藥,導致農藥未完全降解。
4. 土壤或水源污染
種植地塊曾使用過長效農藥,或周邊農田農藥漂移、污水灌溉,導致農藥通過土壤滲透或根系吸收積累在番薯中。
二、采收與初加工操作不規范
采收后清洗或處理不當
番薯采收后若用含有農藥的水源清洗,或接觸被農藥污染的工具、容器,可能導致二次污染
三、運輸與儲存
1. 運輸工具殘留農藥
運輸車輛此前裝載過農藥或其他化學品,未徹底清洗即運輸番薯,導致農藥通過接觸遷移至番薯表面。
2. 儲存環境污染
番薯與農藥、化肥同倉儲存,或倉庫使用防蟲劑(如敵敵畏)熏蒸時未隔離,導致農藥揮發后被番薯吸附。
3.晾曬過程中噴灑農藥
在番薯晾曬過程中,為防治蟲害,噴灑農藥,導致農藥殘留超標。
四、監管與檢測環節:溯源或抽檢疏漏
農戶缺乏用藥記錄或溯源管理
小規模種植戶可能未規范記錄農藥使用品種、時間和劑量,導致農殘超標后難以追溯具體原因。
往期內容